有关教学计划汇编6篇
光阴如水,我们又将在努力中收获成长,该好好计划一下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了!以期更好地开展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计划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教材特点
这套教材在每单元的后面都添加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板块。这样就能使语文的学习始终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突出教材的综合性,减少知识的生搬硬套,突出重点,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整合在一起,语文基本功的培养与个性发展、人格养成就整合在了一起。
教科书在内容设计上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练习上,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注重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要求学生在互助中展开学习活动。
二、教学目标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的目标
1、掌握语文七年级上册所要识记的生字的字音、字型、字义。
2、学习朗读方法,注意语气的停顿、转折,感情的转化,为培养学生语文的语感打下基础。
3、了解写作的基本技巧,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并且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提高文字敏感度和对文本理解的深度,体会其情感。
4、培养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养成边读边圈点,敢于提问,敢于发言。思想品德目标: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进步的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积极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精神。人文素质目标: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能够较完整的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数,完整准确、突出重点。把课本上学习到的东西,活用到生活当中,提高自身的文化品味。
三、教学措施
1、重视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给予必要的入学教育,明确学习要求,进行方法指导,让孩子们知道怎么学语文,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2、营造轻松、活泼的自主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学知识,在生活中学道理,开始美丽语文的快乐之旅。
3、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教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率,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进行反思。
4、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要求学生能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可以在课外组织朗读比赛或者是演讲比赛,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
5、建立合作小组,加强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能力。组成学习互助小组,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对落后同学的帮助。营造出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
6、引导、鼓励学生阅读可能多的课外读物,写读书笔记,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进行交流。背诵名篇名句,并进行默写。
7、早自习安排学生背诵必背内容,或预习课文。
8、每天布置学生完成一定量的写字作业。
9、每周作文一大一小,序列训练,有序推进。
四、教学进度预设
周次 时 间 内 容 课 时 备 注
一 9.2—9.6 散步 2
秋天的怀念 2
二 9.9—9.13 羚羊木雕 2
散文诗两首《金色花》 2
散文诗两首《荷叶 母亲》 2
三 9.16—9.20 《世说新语》两则 3 中秋节假
四 9.23—9.27 写作、:从生活中学习写作 2
我的老师 2
再塑生命的人 2
五 10.1—10.7 国庆长假
六 10.7—10.11 我的早年生活 2
王几何 2
七 10.14—10.18 《论语》十二章 3
写作 说真话 抒真情 2
八 10.21—10.25 综合性活动:漫游语文世界2 秋季田径运动会
八 10.28—11.1 春 3
济南的冬天 2
十 11.4—11.8 风雨 2 期中考试
十一 11.11—11.15 秋天 1
古代诗歌四首 3
写作 文从字顺 2
十二 11.18—11.22 紫藤萝瀑布 2
走一步,再走一步 2
蝉 1
十三 11.25—11.29 贝壳 1
在山的那一边 1
虽有嘉肴 2
十四 12.2—12.6 写作:突出中心 1
综合性学习:成长的烦恼 1
化石吟 1
看云识天气 2
十五 12.9—12.13 绿色蝈蝈 1
十六 12.16—12.20 月亮上的足迹 1
河中石兽 2
十七 12.23—12.27 小圣施威降大圣 2 元旦放假
十八 12.30-20xx.1.3 皇帝的新装 2
女娲造人 1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1
十九 1.6—1.10二 寓言四则 4
期末复习(一)
二十 1.13—1.17 期末复习(二)
二十一 1.20—1.24 期末考试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材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在互相联系中得到和谐发展,以较好地落实“三维目标”。
一、本期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知道“人各有所长,要取长补短,学会欣赏和尊重另人,以人宽容”“懂得做人要自尊、自爱、有羞耻感,爱惜自己的名誉。学习反省自己的生活和行为”。
2、通过学习“学校和班组等集体生活,理解公平、公正、民主、平等在社会生活中的现实意义。培养现代民主意识”让学生了解建立民主平等的重要性。
3、本单元为地方特色教材。引导学生了解乡村的新面貌,了解经济、法制建设、文化活动、农村新形象。激发对祖国家乡的热爱
4、通过学生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差异,探究这些差异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理解和尊重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
5、让学生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信心。
二、本期要重点解决的教学问题
由于教材综合性和情感性较强,考虑在引导学生学习品德和社会知识的同时,如何建立一种开放性。让教材的“话题引子”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同时尽可能让学生深入到社会,通过实地调查、参观、扩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加强课内外结合,强调学习活动的延续性和完整性,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让学习活动在时间、空间上得到开放。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运用读书、实践、讨论、探究的方法,激发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学习热情,创设合理的情境让学生适当体验,把品德知识的学习上升到一种情感的体验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三、教改措施
1、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备课,保质保量地上好每一节课。
2、课内课外相结合,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利用晨会、班队会等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3、针对本班实际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做好后进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使之端正学习态度,力所能及地接受各科知识。
4、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坚持不懈地把良好习惯的培养落到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落实到儿童学习活动的各个方面。
5、在其它各科中,有机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生: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联系实际:
一、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
(课件展示)
地区: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生: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41
师:人口自然增长率负值表示什么?0又表示什么?
生:负值表示人口减少,0表示人口不增不减。
师过渡:世界上各地区人口增长的速度不同,那人口分布又是什么情况呢?
(板书)世界人口分布
二、世界人口分布
师:请同学们阅读67页活动1,思考:用什么指标来衡量人口分布的疏密?用公式怎么表示?
生:人口密度=人口数/面积(人/平方千米)
联系实际:计算抚顺、沈阳的人口密度
(课件展示)
地区
面积/平方千米
人口/人
(20xx年)
人口密度
(人/平方千米)
生:抚顺人口密度是199(人/平方千米)
生:沈阳人口密度是537(人/平方千米)
师总结过渡:我们身边抚顺沈阳的人口分布不同,那么世界上的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我们需要利用世界人口分布图来观察。
师:读图要循序渐进,根据“读图三部曲”(观图—知地—求理),观图—熟悉图例,明确图意;知地—了解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求理—探究分布规律,理解成因。请同学们根据图例,找出人口分布四大稠密区和四大稀疏区(人口密度大于200人为人口稠密区;小于1人为稀疏区),并分析这样分布和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
(课件展示)世界人口分布图、世界地形图、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
生: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是人口稠密区。
生:极地地区,北非地区,南美洲北部人口稀疏。
生: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自然条件好,是人口稠密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气候潮湿的雨林地区,人口稀少。
师生总结:世界上的人口分布是不均匀的,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是人口稠密区,而“高、干、冷、湿”地区人口稀少。
(课件展示)极地,沙漠,高原,雨林图片
过渡:人口快速增长、人口分布不均产生了很多人口问题。
(板书)人口问题
三、人口问题
师:请同学们四人组成一个小组,根据合作提示,分组探究下面两个问题:
1、谈谈人口增长过快带来哪些问题?
2、谈谈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原因及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课件展示)
合作提示:
1、各组自主选择探究题目
2、先通过阅读教材或学案资料,提取信息,形成自己观点
3、组内交流各自观点,互相补充。
4、组长收集整理组员观点,以恰当的表现形式全班交流(画漫画、情景剧、举例子等)
(附本部分学案)
(参照教材P67———P70)
1、结合所见所感
一、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很重要。
子曰:“其身正,不令其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道出了为人师表的重要性。
作为班主任,我处处、事事都尽力为人师表,无论是在平时的一言一行中,还是在劳动中,还是在教学中,我都在践行着为人师表的准则。事实证明,我给学生留下了一个真正师者的形象。一个满口脏话的教师,如何让学生文明为人;一个圆滑、世故的教师,如何让学生正直为人,一个没有时间观念,不思进取的教师,如何去引领他的学生分秒必争地求知求实??
二、关爱和宽容每一位学生,即使是最让你讨厌和最让你难堪的学生。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有时我们当老师,尤其是当班主任的,总认为这个学生身上毛病太多,我不得不“教育”他一下,或是一堆大道理,或是一顿训斥。其实,我们这种种的“好心”或“手段”还比不上一个关爱的眼神,用一个微笑去宽容的威力大。因为爱和宽容是这个世界上最神秘的东西之一,它们只有轻些,才会效力十足,重了却收效甚微。这也许就是很多家长和教师爱孩子和学生,却得不到学生和孩子的理解的答案吧。一定要记住:教育学生时,不要太急了,尤其是涉及到品德修养方面,要学会去轻轻地去关爱和宽容他们,尤其是那些“问题生”,因为宽容他们,他们才会有不被遗弃的感觉,他们才会亲近你;因为关爱他们,他们才会有快乐的理由。学生快乐了,亲近你了,他们才会信你之道,你的德育工作才会在他们身上顺利开展,你的德育工作在他们身上,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三、细节决定成败,为其长远计,从小事上严格要求学生,绝不要为管学生而管学生。
古语说的好:“严师出高徒。”尤其是在职业高,要想当好班主任,必须要是位严师。当然“严师”并不是一天只摆出一副冷冰冰的样子,而是为了他们今后发展,严格要求他们做人做事。
我们都知道,要想做好事,必须做好人,必须给他们提校规以外且符合本班实际情况的要求。如:不准在教室中随地吐痰,要把痰吐在纸上扔到垃圾桶里;每天把自己的书桌收拾整齐;每名学生好的学生带1-2名学习差的学生等要求。别看小的要求,天长日久养成了习惯,就逐渐内化为他们的修养了,还要在劳
动中把这些严格的要求形成的美德加以强化。在扫除中,我天天要求学生在扫除中认真清扫,不论是学校检查不检查,我都亲自检查一遍,旨在让他们养成认真、诚实、勤劳的.美德,因为这些美德在未来的工作中必须具备的素养。
四、适时总结,及时表扬,不当众点名批评任何一名学生。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不停的做人做事。我们班主任应该抓住每天的典型的人和事,适时总结很重要。适时总结犹如太阳适时普照大地,雨水适时光临土地一样重要。适时总结后,要及时表扬,甚至是奖励,这会激发做的好的更加努力,做的差的不断反省、自责,去刺激他努力在下一次做的更好。记住:千万不要当众去批评那几个做的不好的,因为你表扬好的同时,已经批评那几个做的不好的一次了。如果再批评一次,不仅他们反感你,而且也会对做得好的人产生敌对情绪,对你班的团结不利!更重要的是,他们几个下次会做的更糟,也许还会带动几个做得好的也不去做好了!适时总结,及时表扬不仅在德育方面,而且在学习上,都是一个好的方法。
一、指导思想: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21世纪,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信息技术的掌握与应用程度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之一。学会信息的收集、存储、分析、处理、发布和应用是新世纪对第个公民的基本要求。
原教育部长陈至立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指出:“过去的十年中,互联网的多媒体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为了适应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发达国家已经开始把注意力放在培养学生一系列的能力上,特别要求学生具备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的真伪、创造性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把学生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作为与读、写、算一样重要的新的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素养已成为科学素养的重要基础。”
二、教学目标
1、认识计算机的硬件组成,正确的开关机,了解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简单使用计算机,了解键盘、鼠标的使用,能输入简单的文字。
三、二年级学情:
二年级学生已经上过一个学年的信息技术课,具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大都非常喜欢计算机,他们的强烈探索热情会使没有组织的课堂完全乱套。上个学期我采取的是课前在教室里上理论课的,交代清楚学习要点后再来机房实践,效果还不错,这个学期要坚持这种教学方法。
同时加强学生的教学管理,根据他们好动,不喜欢受约束的特点,多安排实践性的学习内容。比如课堂学习以游戏、活动为主,尽量将理论学习的时间压缩在20分钟以内。学生要给他们规范的学习方式,用建构主义原理帮助他们建立关于计算机的系统知识,提倡他们运用信息技术于其他学科学习中,均衡地发展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学困生差因分析:学困生的学习目的性不明确,上课小动作多,注意力不集中,不记笔记,课后不复习。对一定要求掌握的信息技术概念及操作要领不加强巩固,对信息技术开始有些兴趣,以后兴趣越来越淡,不知任何知识要想学好都要付出辛勤与汗水。
四、教学的突破点与创新点
1、以课改理念设计、教学,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
2、发挥信息技术的工具职能,整合学科教学。
3、发挥“小能手”的帮学作用,提高课教学效率。
4、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团队精神,增强合作意识。
5、每课以主题鲜明的任务驱动,在实践操作和探索的过程中学习操作技能。
6、组织“小擂台”、“操作小能手”、“我真行”等多形式、多层次的比赛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适应时代新潮的竞争意识。
7、加强学法指导,积极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
8、注重对弱势对象的帮扶补救。
五、教学的方法措施
1、运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2、教学时通过演示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形式向学生介绍知识。
3、传授知识时突出一个“新”字、落实一个“趣”字、突出一个“活”字、落实一个“学”字(为学生服务);教学过程突出一个“难”字(找准知能点、难点及关键)、落实一个“行”字(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认知能力训练);巩固知能突出一个“实”字(双基训练应落到实处)、落实一个“促”字(促进学生学以致用、创新实践)。
《武术操》一课教学反思,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也是小学体育课的一项主要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初步领悟到作为中国“国粹”之一的武术有一个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体系,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培养良好的“武德”。“未曾习武先明德”,武德先于、高于武技,是中华武术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华传统美德的组成部分。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在宣布课的内容,引入正题时得讲究点艺术,即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要能收的回。在武术教学中,我深刻领会武术的内涵,示范规范,口令清楚响亮,给学生强烈的震撼。在教学中让学生逐渐体验动作的动和静、身体的局部和整体,形神相结合,使枯燥的武术教学变得有声趣。还结合了武术基本功的特点,运用各种练习方法,让学生熟悉武术操的风格和特点,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用到了线性教学法、分解教学法,示范采取镜面示范、以及背面示范,以方便学生观看模仿。一遍操教完以后,有近一半的学生已经不记得第一节的动作了,这也是孩子的特点之一,学的快忘的也快。当堂复习也是很重要的,在复习的过程中,我着重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以及规范学生的细节动作。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