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语文教案合集七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欢迎大家分享。
语文教案 篇1二年级下册读读背背要求学生积累四个描绘春天美好景象的成语:百花盛开、争奇斗艳、五彩缤纷、色色俱全。这四条成语连起来读,押韵上口,便于记忆,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
一、情境导入
师:春天到了,春暧花开,——(学生随老师一起读)师生:春光明媚、春意盎然、春色满园。(学生在一年级时候已学过四条关于春天的成语,很自然便于老师合拍)师:小草们都醒了,花儿也都开了,(课件出示:相关图片画面)在这百花齐放的季节老师带大家再学习四个描绘春天美景的成语。(将以前学到的四条成语与生活紧密相连,融生活与知识与一体,旧知的再次引出,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很默契地说出学过的成语让学生有一种成功感,良好的心境对下来的学习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师板书:百花盛开、争奇斗艳、五彩缤纷、色色俱全(多媒体出示与文字相配的画面欣赏)
二、初读成语
1.自读成语要求:借助拼音读词,读准字音。
2.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领读——全班读
三、整体感知
师:你读懂了哪条成语的意思?
2.指名交流。
3.你发现了什么?生:我发现前两条成语是说花开得艳,后两条成语是说花颜色的美、多。
四、学海泛舟
1.选用自己喜欢的成语说一两句话。
2.生上台交流。
3.学有余力者提出用这四条成语说一段话。五、熟读成诵指名读—打擂台竞赛读—组与组接龙读—开火车领读六、延伸拓展师:读了这四条成语你有什么想法?
生1:我想让一年四季都是春天都是百花盛开……
生2:我要发明一个春天定时器,只要一按按钮,春天就会来到,让盲人也能闻到花香,让他们感受到春的气息、春的脚步,让他们的生活也变得五彩缤纷,色彩斑斓……
生3:我们要爱护环境,不要破坏环境,让聋哑人闻到花香,感受世界的美好与温暖。(此题一出学生稍加思考后便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没想到这不经意的举动,起到了抛砖引玉之效果,孩子们不仅有丰富的想象力,如此小的年龄便懂得把爱心送给他人,憧憬美好未来,世界将会因为有他们而更加美好。只要精心设计并组织好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活动,师生互动,课堂交与学生,就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语文教案 篇2一、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重点文言词语,解读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历史上的价值。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探究、体验反思学习经典的原创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能够正确认识并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
教学重点
1、通过学习重点文言词语,理解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结合本文的学习认识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
二、教学难点
三、整体感知
四、学习小结
1、请学生归类,文中哪些话是谈学习方法的?哪些话是谈学习态度的?
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默而识之;
学习态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文中其它话说的是什么内容呢?
明确:其它话说的是人的修养、精神境界。
3、引导学生总结本课出现的“而”字的几种用法?(具体见补充练习)
(1)顺接(表修饰、表并列、表顺承);
(2)转接
五、总结
六、补充练习
1、用课文的原句回答问题。
(1)作者阐述学和思辨正关系的句子的哪句?
(2)作者说明孔文子称“文”的原因是什么?
(3)作者强调“三人行”必有我师是根据是什么?
2、《论语》中很多话后来成为,下面句中各含一个请找出来。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不亦乐乎)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故知新)
(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不耻下问)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人行必有我师)
(5)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择善而从)
3、“而”字的两种用法
(1)学而时习之(顺)
(2)人不知而不愠(转)
(3)温故而知新(顺)
(4)学而不思则罔(转)
(5)默而识之(顺)
(6)学而不厌(转)
(7)择其善者而从之(顺)
4、背诵五则
【板书设计】 《论语》六则
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默而识之;
学习态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个人修养:人不知而不愠
教学态度:诲人不倦
语文教案 篇3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谈话创境: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我们一起去一个美丽的地方游览一番,好不好?怀着阳光般的心情,我们快乐出发!(播放音乐,引导学生闭上眼睛。)看,这就是我们游览的地方——江南鱼米乡。
【挂图的运用,教师富有激情的话语,将学生带入意境中,增强了主体感受,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参与。】
2.观察描绘:呈现挂图,引导学生按顺序观察,说一说图上有什么?
对话平台
初读。(整体感知,提出问题。)
1、教师范读课文(配乐)
2、学生自读,要求:读懂字音,读通句子;
3、同桌互读、相互评价;
4、指名读、伺机指导:如“绿油油”中的“油”应读you……
5、轻声读文,学生质疑,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
识字。(自主活动,适时调控,培养能力。)
1、自读:在课文中圈出生字;
2、逐个呈现生字:学生先读句,再说出句中的生字;
3、指读;
4、同桌讨论学习:怎样记住这些字?把你喜欢的方法说给大家听;
【及时交流识字方法,能使每一位学生掌握更多的方法,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5、汇报:教师适当总结识字方法,如用部件法记“排”,用动作发 ……此处隐藏2538个字……豆渣成为了豆汁。豆秸锅下燃得旺,豆子锅里哭啼:咱们本来是同一个跟上生,你为什么迫害我这么急!
乙组:主持开展“考考你的理解力”环节。目的在于考察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
丙组:以朗读作为主要的回报形式。
汇报的形式力求多样??
4、教师参与环节:同学们设计的汇报形式真是太精彩了!我也想借此机会出几道题,考考大家。(出示多媒体课件——练一练)
练一练:
先解释加点的词,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5、通过学习这首诗,你能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七步诗》全诗用比喻的手法,用同根生长的豆和豆秸,比喻同胞兄弟。锅下燃烧的豆秸,比喻诗人的哥哥魏文帝;锅里的豆比喻受害的诗人自己。这首诗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相互排挤斗争的残酷现实。)
6、带着这种感情再次朗读古诗。(朗读指导)
四、拓展创新训练。
1、教师导语;这首诗中蕴含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们,使我们清楚地看到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为曹氏兄弟为了争夺王位而不顾及兄弟情谊的做法而惋惜,更使我们深深地同情曹植的不幸处境。
作为新世纪的少年儿童,你们认为应该如何处理兄弟姐妹和同学之间的关系呢?(学生发言)播放歌曲片段《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今天让我们运用我们的智慧与才能重新演绎这个故事吧!
2、学生分头准备。
3、进行汇报表演,考查学生对这首诗思想内涵的理解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古诗。
板书设计
七步诗
曹植
豆 豆秸
(曹植) (曹丕)
相煎何急
语文教案 篇7【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文中思想感情,以获得对人生有益的启示。
2、学习并运用朗读的方法;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联系生活实际,学习与父母沟通的方法。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感知课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教学准备】
预习、查字典扫除文字障碍;诵读全文,读好自己喜欢的角色。
【媒体】
多媒体计算机,背投大电视,音响,网络。
【教学活动及设计意图】
〖学习过程
感受→朗读→探究→领悟→联想迁移
〖教学设计
(课前播放动画片《朋友》,以渲染气氛3分钟)
一、导入
主持人:刚刚升入中学的我们,在悄悄地长大,对许多事情有了自己的主见。对学习,对友情,我们可能与父母有不同的看法,它也许让你无奈、伤心,甚至落泪。这节课我们学习的《羚羊木雕》讲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开场白之后,大屏幕投影出示学习目标)
二、检查预习
抹(mǒ)眼泪 攥(zuàn) 树杈(chà) 寒颤(zhàn)
怦怦(pēng pēng) 逮着玩(此处逮 dǎi,不念 dài)
三、整体感知 角色朗读
(播放学生自拍自演的课本剧录像6分钟)
大屏幕投影:
围绕羚羊木雕发生了什么事情?请同学们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羚羊木雕》讲述的是子女和父母之间发生的一场小矛盾。“我”把羚羊木雕送给了最要好的朋友万芳,父母发觉了,逼“我”去要回来,“我”被逼无奈,只得硬着头皮开口,让万芳把羚羊还“我”。“我”对朋友这样反悔,伤心极了。这种矛盾说到底还是一个“代沟”问题。由于时代的变迁,知识背景的不同,两代人在对待人生、理想、亲情、友情以及价值观等方面必然会有种种差异,也必然表现在许多家庭里。
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概括,主持人概括后,进一步引导同学思考:在这场矛盾冲突中,究竟谁是谁非?要谈出自己的看法,还要再读课文研讨。
(播放“情节示意图”并讲解)
分角色朗读。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与朗读是相辅相成的,朗读有助于体会,体会越深刻,朗读就越有感情。
大屏幕投影:
评价标准:重音 语气 语速……
角色:妈妈 故事叙述者 我 爸爸 奶奶 万芳 万芳妈妈
妈妈的神态:紧紧地盯着 十分严厉
妈妈的语气:咄咄逼人 坚定
孩子的神态:低着头不敢看 一动不动
孩子的语气:声音有些发抖 哭着喊了起来
请分配到角色的同学到前面来,可以边读边表演。其他同学当评委。
学生评价时,主持人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神态、语气评。看是否读出人物的性格以及对此事的态度。(其他人物也可用此方法)
主持人小结:妈妈的神态、语气表现她固执、生硬的态度,爸爸的声音虽然很平静,但带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态度与妈妈实质相同。“我”被逼无奈、委屈、痛苦的心理与父母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一面是“逼”,一面是“无奈”,两个方面展示在同学们的面前,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四、探究 合作
大屏幕投影:
1、女儿既然把羚羊木雕送给了万芳,你认为事情怎样处理才妥当?
2、作者的感情倾向是怎样的?怎样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
3、怎样才能避免这一类不愉快的事情发生?
学生分小组讨论,各抒己见,展示个性。教师指导,全班交流。如果学生的意见不一致,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摆事实讲道理,把握好自己的观点。不论观点怎样,教师都要给予鼓励。要求既展开求异思维,又是合作学习。
五、结束语
主持人总结:《羚羊木雕》展示了两种内心世界:“我”珍惜友情,把羚羊木雕送给万芳;父母心中珍视的是羚羊木雕,逼“我”把羚羊木雕要回来,由此而起冲突。应该说,父母是有欠缺的,“我”也是有欠缺的。彼此都做得周到一点,就不至于发生这样不愉快的事情了。作为中学生的我们,一方面,要学会思考,有主见;但另一面,做事情要跟大人商量了再做,自以为是,自作主张是不对的。推而广之,遇事多商量,就可以避免许多矛盾。
(课后播放歌曲《朋友》,在动听的音乐声中下课)
六、布置作业
【教学自评】
自评指标 自评等级
A B C D
目标能体现新教学理念(“三维度”)、学生达成度高。
课型把握确切,内容设计合理(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课堂结构清晰严谨、有节奏,教师“主导”作用明显。
媒体使用适时适事,效果显著。
学生参与度高、气氛活跃,师生互动。
【教学后记】
分角色朗读,学生读得异常的认真,这很容易让学生融入课文;演一演文中的故事,并录制下来在课堂放映,更能让学生进一步地贴近人物,理解内容。采用这些活动形式,学生能很快、很准地总结出了各个人物的语气和性格,对课文的理解也更加深刻了。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