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

幼儿园五大领域优秀教案

时间:2024-06-13 21:29:02
幼儿园五大领域优秀教案(通用15篇)

幼儿园五大领域优秀教案(通用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五大领域优秀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五大领域优秀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从外貌、特长或兴趣等方面认识自己和其他人的不同,知道自己是独一无二的。(认知)

2、能够运用言语、画图、动作等多种方式积极自信的表现自己。(技能)

3、敢于大胆的在集体面前表现自己,建立自豪感。(情感)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幼儿能够通过观察对比,从外貌、特长或兴趣等方面认识自己和其他人的不同,知道自己是独一无二的。

难点:能够运用言语、画图、动作等多种方式积极自信的表现自己,建立自信感。

活动准备:

1、镜子人手一面。

2、课件:高低、胖瘦、皮肤、五官不同的人;双胞胎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感受自己与别人的不同。

(重点环节,通过讨论、观看ppt帮助幼儿找出自己独特之处。)

1、“你叫什么名字?”

2、“除了名字和别人不一样以外,还有那些和别人的不同?”

3、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感知每个人长的都不一样,都有自己的特点。

4、小结:世界上有这么多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有与众不同的地方。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每个人都是最独特的,最好的。

二、游戏:“猜一猜、说一说”

(难点环节,通过多种游戏方式帮助幼儿全面了解自己,从而认可自己建立自信)

1、游戏“照镜子”看一看,说一说自己什么地方最特别。

2、听一听“声音”游戏,判断幼儿说话的声音一样吗?

3、幼儿自信、大方的介绍自己的特长、兴趣,激发自豪感。

4、小结:世界上长千上万,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来自不同的家庭,也许你某一点不如别人,但是你一定有很多特别的地方,所以每个人都是最棒的。

三、随音乐幼儿用一句话介绍自己最棒的地方。

(喜欢节是为完成情感目标,通过幼儿的自我肯定来完成,教师及同伴的肯定非常重要,在每个小朋友说完自己优点后大家要一起鼓掌肯定。)

1、教师引导:“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样的叶子,就如同没有一摸一样的人一样,小朋友你们都是独一无二的……”

2、幼儿介绍积极最特别的地方。

四、幼儿随音乐《我真的很不错》带领幼儿夸夸自己。

  幼儿园五大领域优秀教案 篇2

活动领域:

科学—数学

活动名称:

比较长短

活动班级:

小班

活动目标:

1. 知道物体有长有短

2. 学习比较长短的方法,并能比较物体的长短

3. 体验学习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学习比较长短的方法,并能比较物体的长短

活动准备:

手工制作的长短不一的两条裤子,两根金箍棒,两条丝带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以故事导入,引起幼儿兴趣(教师:今天,长颈鹿妈妈带着它的宝贝小长颈鹿要去超市买东西,他们看见了很多有趣的东西,那宝贝们想不想知道他们看见了什么有趣的东西啊?)

二.知道物体有长有短,学会比较长短

(一)利用故事中出现的长短不一的裤子、金箍棒、丝带等物体,让幼儿知道物体有长有短

(二)通过谈话法,引导幼儿说出生活中还有什么长短不一的物体,进一步巩固知识,知道物体有长有短

(三)通过观察、谈话等方法,让幼儿学会比较长短

(四)教师总结

知道物体是有长短的,比较长短时,要使物体的一端对齐

三.活动延伸

教师带幼儿到户外发现还有什么长短不一的物体

  幼儿园五大领域优秀教案 篇3

活动领域:

科学—自然

活动班级:

大班

活动目标:

1. 能在猜想﹑观察﹑倾听﹑表现的过程中,了解蝴蝶的生长过程

2. 能通过查询资料扩展自己的认知经验

3. 体验科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

能在猜想﹑观察﹑倾听﹑表现的过程中,了解蝴蝶的生长过程

活动难点:

能通过查询资料扩展自己的认知经验

活动准备:

收集各种动物的生长资料;蝴蝶生长过程图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

1.在情景对话中激发幼儿的好奇心,猜猜毛毛虫的妈妈是谁?

二.看一看

1.幼儿看图片,了解蝴蝶的生长过程(卵——毛毛虫——蛹——蝴蝶)

2.毛毛虫:我怎样才能长大?(鼓励幼儿完整讲述蝴蝶的生长过程)

三.演一演

请幼儿扮演毛毛虫,尝试运用肢体动作表现蝴蝶的生长过程。

四.找一找

1. 查资料:还有哪些动物宝宝和他们的妈妈不一样?

2. 分类将与蝴蝶生长过程相似的放在一起,不相似的放在一起

3. 教师小结

五.活动延伸

与同伴或家长一起收集与蝴蝶有相似生长过程的动物资料,与周围人一起分享。

  幼儿园五大领域优秀教案 篇4

活动班级:

中班

活动目标:

1. 当鼻子出血时,会用正确的方法自救和帮助他人。

2. 知道鼻子的作用。

3. 知道遇到问题时,不害怕不慌乱。

活动重点:

当鼻子出血时,会用正确的方法自救和帮助他人。

活动准备:

蒜·醋

活动过程:

一.猜谜引入“左一孔,右一孔,是香是臭它最懂”

二.知道鼻子的作用

1. 讨论:幼儿讨论并给出答案

2. 验证

⑴做实验

① 闻蒜·醋

② 紧闭嘴巴,手轻捏住鼻子

总结:鼻子能闻,能呼吸

三.了解鼻子出血的急救方法

1. 教师引发生活经验(怎么做的时候鼻子会出血)

2. 讨论:鼻子出血时怎么办?

3. 鼻子出血时会有什么感受?(鼓励幼儿不要害怕,要及时自救或向他人求救)

4. 教师指出正确的应对方法:a.自救;b.求救于成人c.帮助他人

  幼儿园五大领域优秀教案 篇5

活动领域:

……此处隐藏4765个字……记》音乐。

2、空间准备

三、活动过程

以“小猴子来操练”导入,进行热身活动,引发幼儿兴趣

1、教师伴齐天大圣,拔一根毫毛,把幼儿变成小猴子,进入游戏情境。

2、随西游记音乐做热身运动,主要活动头颈部,上肢、胸部、腰部和腿部,并重点练习伸腿,为侧面钻做铺垫。

通过“小猴子学本领”,引导幼儿学习侧面钻的动作,掌握侧面钻的要领。

3、重点前置-练习缩身术,为学习侧面钻做准备,幼儿自主探究尝试,评论看谁的身体能缩到最小。

小结低头-弯腰-缩声,身体变小

4、自主探究过水帘洞,幼儿个别练习册面侧面钻。

要求:从水帘洞下钻过,身体不碰到水帘子,手不能扶地。

幼儿分享钻的经验并请个别能力强的示范。

老师与幼儿共同总结出侧面钻的动作要领:伸腿、低头弯腰钻过去、收腿。

四、活动结束

巩固练习侧面钻,进一步掌握动作要领。组织游戏“小猴子找妖怪”,幼儿综合练习稳、侧面钻、投掷等动作,体验打妖怪的成功感。

本次活动符合本班幼儿现有的水平。有个别幼儿不积极参与活动。分析后得知,这是幼儿没有经历过的活动。有胆怯心理。今后在组织,将更适合幼儿

  幼儿园五大领域优秀教案 篇14

教学活动目标:

1. 学习用标记记录图形的两个特征

2. 观察、比较图形之间的不同特征,并能语言表述。

活动准备:

1.教具:数字1-7的卡片各一张;不同颜色、形状屋顶的房子图片一张;标记卡片若干张

2.学具:幼儿人手1-2份操作材料;幼儿人手一把标有颜色、形状标记的纸制钥匙;在场地上画好各种形状、各种颜色的图形若干。

活动过程:

(一) 集体活动

1.玩游戏“开火车”

序:今天,小兔米菲要请我们中(2)班的小朋友去它的新家做客呢,我们开火车去好吗?准备好了,火车就要开了哦。

师:嘿、嘿,我的火车就要开

幼:几点开

师:(出示数字卡片)你们看

幼:(看数字)X点开

教师带领幼儿先集体开展游戏,再分小组游戏,最后请个别幼儿游戏。

2.看图形做标记

(1) 教师出示有不同形状的屋顶图片

师:我们的火车终于开到小兔米菲住的小区门口了。可是这么多房子,我们怎么才能知道哪幢是小兔的新房子呢?别急,小兔子啊给我们小朋友写了一封信,我们来看一下。

(出示标记图)小兔子可真聪明,他把他家的屋顶用标记记录下来了,让我们小朋友看标记来找到他的家。

启发幼儿根据标记来找出相应的图形,注意引导幼儿要兼顾多个标记来找出图形。可让个别幼儿上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找到小兔的家的?并集体认识。

师生共同验证结果

(2) 小青蛙看见了也想请我们来帮它写一封信,寄给其它小动物。那么小青蛙家的屋顶是什么样子的呢?(出示小青蛙图片并粘贴在一幢房子门口)小青蛙正在它家门口等着我们呢。我们一起帮它来写这封信吧。

启发幼儿尝试用标记将图形的特征记录下来,可先找出图形的特征,再引导幼儿任意选择其中两个特征记录下来,可请个别幼儿上来自由选择标记进行记录

师生共同检查操作结果。看看我们小朋友是不是帮小青蛙把信写对了呢。

(二) 幼儿操作活动

1.看图形记录特征

“小区里的其它小动物都知道我们小朋友聪明,所以都要叫我们帮它们写信呢。”

2.幼儿取出操作材料,观察上面的屋顶和小动物,说出是谁叫你写信的,并说出屋顶的名称和特征,然后在空白处记录它们的两个特征。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 活动评价展示

展示个别幼儿操作结果并请幼儿大胆说一说,自己是如何完成操作结果的。师生共同检查评价。

(四) 活动延伸:游戏《找房子》

1.小动物都有自己的房子了,我们也去看看我们自己的房子吧,首先请小朋友看一看自己胸前的钥匙,我们要根据钥匙上的标记,到外面去找一找自己的新房子,找到后,数一数你的房子里住了几个小朋友。

2.教师示范讲解。

3.幼儿活动,教师检查评价。

  幼儿园五大领域优秀教案 篇15

活动目标

1.感受故事内容的诙谐,并能理解故事内容。

2.能通过倾听故事、看图、游戏等形式匹配动物嘴型与牙印。

3.尝试模仿故事中的对话。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对三角形、圆形、方形有一定的了解,知道牙印是什么。

课件准备:《谁咬了我的大饼》故事音频及图片;《谁咬了我的大饼》故事视频;“连一连”图片。

纸面教具:《动物们的牙印》。

活动过程

播放音频/图片让幼儿感知嘴型与牙印的关系

1.播放故事音频及图片《谁咬了我的大饼》第一、二段,引导幼儿观察小鸟嘴型与大饼上的牙印。

2.播放故事音频及图片《谁咬了我的大饼》第三、四段。

3.播放故事音频及图片《谁咬了我的大饼》第五、六段。

4.播放故事音频及图片《谁咬了我的大饼》第七段,引导幼儿知道是小猪自己咬了大饼。

播放视频引导幼儿熟悉故事内容模仿故事对话

——你喜欢哪只小动物?

——你能模仿它的对话吗?请你试一试吧。

出示情景图片引导幼儿配对牙印和动物嘴型

1.请幼儿观察不同饼干的缺口形状。

2.引导幼儿将不同缺口形状的饼干与对应的动物头像相连接。

活动反思:

《谁咬了我的大饼》是一个轻松诙谐的绘本故事,故事情节充满悬念,看到最后,结局令人感到意外,让幼儿体验到了绘本故事带来的快乐。因此这个故事是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的,是幼儿感兴趣的。

活动中的三个目标是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的,包含了认知、能力和情感目标,活动过程紧紧围绕这三个目标设计,我在导入环节中以谈话为主,谈话的内容与幼儿切身经验有关,因此幼儿都能大胆地交流,也能马上投入到活动当中。接下来让幼儿带着问题进入故事,进入活动的第二环节——“谁咬了我的大饼”,也是活动的重点环节,课件中生动的画面一下就吸引了孩子的眼球,让幼儿对不同动物在大饼上的牙印有了直观的对比感受,激发了他们大胆猜想故事情节的欲望。

在引导幼儿尝试完整表述:“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这一环节,目标是层层递进的:

1、让幼儿听小猪说。

2、教师引导幼儿一起说。

3、请个别能力较强的幼儿单独说。

4、鼓励全班幼儿一齐说。

最后活动在“咬一咬”的轻松氛围中结束。

《幼儿园五大领域优秀教案(通用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