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忌赛马教案六篇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田忌赛马教案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田忌赛马教案 篇1教学目的:
1、学习本课词语,理解其含义。
2、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内容,了解孙膑的足智多谋,学习他认真观察、分析的态度和正确的思想方法。懂得做事要开动脑筋,寻找最佳方法。
3、学习按一定顺序写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两次赛马时双方三匹马出场顺序的不同,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教学准备:
1、投影片
2、标有不同颜色的六匹马图片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板书课题
1、导入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我国古代一个关于赛马的故事。
2、板书:15、田忌赛马
二、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教学重点
1、出示课题
思考:围绕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2、生讨论
3、师综合;综合同学们刚才提出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出示投影片1)
a 、田忌和和谁赛马?
b 、一共赛了几次马?
c 、赛马最后的结果是什么?
4、师过渡: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这三个问题快速阅读课文。
三、讲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提问:田忌和齐威王一共赛了几次马?
2、生答
3、指名读第一次赛马的部分。
4、思考:
①田忌和齐威王在比赛前做了些什么?
②第一次比赛的经过怎样,结果怎样?
5、生讨论,指名上台用图片演示,板书。
6、提问:
a 、这次比赛齐威王为什么能赢?(出示投影片2)
b 、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这个强字指什么?
c 、第一次比赛齐威王赢了,田忌表现怎样?
d 、垂头丧气是什么意思?假如你是田忌,你会怎样想?
e 、田忌失败后,想了吗?从他身上,我们想到失败了应该怎样办?
7、指名答
8、师过渡:田忌垂头丧气,准备离开赛马场,这时候出现了什么情况?
9、指名读孙膑的话。(出示投影片3)
10、齐读孙膑的话,提问:从孙膑的话中,能看出什么?学生相互讨论后作答。
11、师过渡:面对田忌的再次挑战,齐威王说了什么?指名读句子,从齐威王的话中能看出他的表现怎样?从齐威王身上我们想到,面对胜利应该怎么办?
12、指名读第二次比赛的经过和结果。
13、思考:
a、第二次比赛,孙膑想了个什么办法让田忌转败为胜?学生用图演示比赛过程。
b、理解词语:目瞪口呆
c、齐威王为什么目瞪口呆?
14、师过渡:同样三匹马,比赛结果为什么完全改变了呢?齐读课文最后一句话。(出示投影片4)
四、体会中心,明白道理。
1、思考:
a 、为什么这个办法田忌想不出来,孙膑能想出来?
b 、从这个故事中懂得了什么呢?
2 、生讨论(出示投影片5,结论)
五、巩固练习,当堂反馈。
1、数学游戏导入 新课。
(5)<(6) ( ) ? (6)
(7)<(8) ( ) ? (8)
(9)<(10) ( ) ? (10)
(转败为胜?)
六、以转败为胜为切入口,再次深入理解课文。
1、田忌第一次赛马为何败?
2、田忌第二次赛马为何胜?
3、孙膑凭什么断定田忌第二次比赛一定能胜?
数学游戏提示:
(7)>(6)
(9)>(8)
(5)<(10)
七、小组讨论会,认识人物。
田忌、孙膑、齐威王三个人中你最喜欢谁(最不喜欢谁)为什么?
八、悬念作文。
(1)田忌赢了赛马,非常高兴,正想与孙膑回家畅饮一番,忽听齐威王在背后大喊:孙膑,慢着!
田忌将如何应付?孙膑还能帮得上忙吗?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续写课文。
(2)假如你是齐威王的谋士,你有什么办法帮齐威王在第二次比赛中仍然获胜吗?请同学们拿笔将第二次比赛改写一下。
板书设计 :
15、田忌赛马
田忌(输) 第一次 齐威王(赢)
上 上
中 中
下 下
田忌(赢) 第二次 齐威王(输)
下 上
上 中
中 下
设计时间:20xx.10
《田忌赛马》教学后记:
这节课的重要教学目标 之一是让学生通过课文学习,懂得做事要开动脑筋,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为了达成这一教学目标 ,这节课分四个部分进行了教学。
一、学生质疑,理清思路。
首先引导学生围绕田忌赛马这一课题质疑,提出自己想弄清的问题,教师经过归纳整理,引出学生的学习目标,告诉学生这就是本节课要掌握的内容,让学生明确了学习的方向。
二、自主学习,明理育心
这一部分的教学主要分成四个步骤:
1、学生观看录像,养成仔细观看的习惯,教师通过让学生揣度田忌失败的心情,谈自己的看法,明白怎样正确对待失败。
2、学生细读人物对话,了解人物性格,教师引导学生互相讨论应该怎样对待胜利这一问题。
3、学生自己动手摆马,思考取胜的办法,教师再演示孙膑的做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4、学生讨论孙膑为什么能想出办法而田忌却不能这一问题,明白做事要注意方法,讲究策略这一道理。
以上几步,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既明白了道理,又受到了良好的心理熏陶,在有效地进行了学科心理教育,从而体现协同教学的基本思想。
三、巩固练习,当堂反馈
通过摘李子这一游戏,训练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让学生进一步懂得课文所包含的道理。
四、改写故事,培养思维
齐威王必须调换出场顺序,才能赢田忌,可怎么调方法不止一种,让学生想办法,大大培养了创造思维的能力。
总之,这节课教学中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一教学原则,自主学习、讨论、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受到各方面的教育。
田忌赛马教案 篇2教学目标:
1、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明确孙膑取胜的直接原因。
2、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学 ……此处隐藏4532个字……事读一读,准备参加班级故事会。
(预案:四人小组先交流一下,你有哪些故事,回去收集资料。)
田忌赛马教案 篇5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晏子怎样挫败了楚王的第一次侮辱?
二、学习第4自然段
1、自读课文,划出晏子所说的话。
2、读晏子的话,想一想含着的意思。
(1)“这是什么话?……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
(2)“敝国有个规矩,……就派到这儿来了。”
给这两句话配上话外音,讲讲他们心底的意思。
3、同桌对读晏子与楚王的对话,注意人物的神态与语气;指导名学生角色表演读。
4、练习小结:第二次楚王取笑晏子( ),没想到反倒被晏子取笑楚国是( ),晏子又一次以自己的聪明才智与善辩的口才,反击了楚王。
三、学习第5自然段
1、二次失败,楚王仍不甘心。在一次宴会上,楚王取笑齐国人没出息,晏子又作了非常巧妙的回答,请看第5自然段。
2、自读课文,划出晏子说的话。
3、分角色读课文,注意人的语气和神态。
4、练习小结。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联系上文回答:“从这以后”是指什么事以后?
2、“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楚王尊重他的什么样?我们从晏子身上可以学到哪些优秀品质?
田忌赛马教案 篇6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2、学习认真观察分析的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
3、有感情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两次赛马时双方三匹马出场顺序的不同。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教学准备:
图片,幻灯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目的:
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理解词语意思。
2、了解课文大意,理清课文顺序,给课文分段。
3、说说自己明白和不明白的地方,针对课文提出问题。
过程:
1、读预习,明确任务。
2、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理解意思。
3、再读课文,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想想课文按怎样的顺序叙述的,试给课文分段,说出依据。
4、自由读课文,说说自己明白和不懂的地方。
作业:课后生字词,用带点的词语造句。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写在书上。
第二课时
目的:
1、了解两次赛马的经过。
2、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3、从课文中受到启发。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六课——(生答:课文《田忌赛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给课文分了段,请同学们回忆,我们按什么顺序给课文分了几段?各段小标题是什么?(板书:初赛失败,孙膑献策,再赛胜利)通过第一节的学习,你弄明白了哪些内容呢?(生自由发言)还有哪些问题没弄明白呢?(生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鼓励大胆发言,写出来的可以贴黑板上)
好,这节课,我们就通过阅读,讨论,深入理解课文。
我们知道,田忌和齐威王进行了——生答:两次赛马比赛,就让我们一起来到赛马场,看看田忌和齐威王的赛马盛况。
二、理解两次赛马的经过和结果。
1、请一个学生读第一次赛马的经过,另一个学生读第二次赛马的经过。
思考:这两次次赛马都是怎么赛的?结果怎样呢?
2、出示第一次赛马图,(幻灯片)这是第几次赛马?怎么赛的?结果怎样?(板书:三场均败)第一次比赛后,齐威王和田忌各有什么表现?“垂头丧气”是什么意思?“得意洋洋”是什么意思呢?田忌为什么输给了齐威王?你能从文中找出原因吗?(1、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出示句子。)
过渡:正当田忌垂头丧气地准备离开赛马场时,他的好朋友孙膑却坚决要他再赛一次,并保证一定会取胜。
3、我们看这次赛马是怎么赛的?(出示第二次赛马图)结果怎样呢?(板书:二胜一负)这次田忌是用什么办法取胜的?你能从文中找出找出这个办法吗?(3、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出示)整个赛马过程中,齐威王的神态有什么变化?请你在书中标出。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看了两次赛马,你能说出这两次赛马有什么异同吗?(顺序,结果,人物神态)
5、齐读读这两段课文,了解两次赛马的情况。
师小结:同学们,第一次赛马,田忌三场都输给了齐威王,而第二次比赛,田忌用孙膑说的办法,用同样的马,只调换了马的出场顺序,便以二胜一负赢了齐威王。你觉得孙膑是个怎样的人呢?(板书:足智多谋)他是怎样想出这个办法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三、理解第二段课文。
1、四人一组分角色读课文。思考:田忌,孙膑和齐威王各有怎样的表现?想想孙膑为什么让田忌再赛一次马?
2、通过读书,你弄明白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讨论回答,看来此时孙膑已有取胜的方法,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3、“胸有成竹”是什么意思?孙膑根据什么想出的办法呢?你从哪句话看出?
4、出示幻灯:“从刚才的情形看,齐威王的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呀……”齐读。你是怎么理解孙膑的话的?刚才的情形指什么情形?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你能补充省略号省略的内容吗?(学生根据课文合理补充,发挥想象)这说明孙膑已经发现:(2、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快不了多少。)
所以作出了怎样的判断呢?(读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板书:调换顺序)
看幻灯:这三句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如果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马快得多,那孙膑的这个办法能让田忌反败为胜吗?为什么呢?(自由发言)由此,你更可以看出什么?你还能想出取胜的办法吗?
小结:孙膑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想出了取胜的方法,他成竹在胸,所以坚决要田忌再赛一次。
6、让我们齐读课文,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四、总结全文。
1、同学们,同样的马,两次比赛的结果为什么不一样?请你联系全文说一说。学了这一课,你从田忌赛马这件事中受到什么启发呢?文中出现了三个人物,你能说说对他们的认识吗?
2、指板书总结:这篇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先写了第一次赛马,田忌失败,当他要离开时,他的好朋友孙膑为他出谋献策,让他再赛一次,最后写了第二次赛马,田忌二胜一负赢了齐威王,条理非常清晰,孙膑的足智多谋跃然纸上。
师小结:希望同学们学习孙膑的足智多谋,遇事能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解决问题。
五、作业。
写出对文中三个人物的评价,题目自定。
板书: 田忌赛马
初赛 失败 三场均败
孙膑献策 调换顺序——足智多谋
再赛 胜利 二胜一负
文档为doc格式